浏览数量:4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4-14 来源:本站
炼油厂小学英语组开展校本研修理论学习
炼油厂小学 陈红红
4月12日上午第一节课,我校英语组老师们齐聚会议室,开展了校本主题研修的理论学习。
英语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各自心得体会。沙丹老师率先发言,她分享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提出了三个具体的方法:一是借助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借助读前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三是借助读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指出读后活动是反馈课堂阅读成效、检测阅读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
陈红红老师主要谈论的是板书设计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中的作用。板书是英语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对于教师来说,板书能辅助调节课堂节奏,理顺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生来说,板书不仅归纳了教学重点,有利于课后复习时的“课堂重现”,更重要的是,好的课堂板书能够展示出逻辑思维方式。
徐瑶老师讲述的是如何在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阅读是一个在积极思考中提炼信息、汲取知识营养的脑力劳动过程。学生读故事的过程就是建立系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这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策略如下:首先优化课堂提问,提升学生质疑能力;其次突破知识难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再次引入项目学习,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最后挖掘文本资源,拓展思维空间。
王蕾蕾老师认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要积极尝试把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语篇教学中,使其成为阅读教学的领航员,为阅读教学助力,能够让学生真正从会读走向善读。学会以图为“睛”,点亮题眼,激发阅读兴趣;以图为“境”,构建框架,培养阅读能力;以图为“径”,巩固拓展,提升阅读品质。
李艳丽老师结合对话教学,立足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特点与需求,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立足学情,改变活动操作方式,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二,深挖活动关注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第三,深化活动主题,提升思维的批判性。第四,增加信息支架,提升思维的敏捷性。第五,提高活动的开放度,激活思维的创造性。
王秦老师认为创设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语篇内容,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和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同时收集整理针对不同年段、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案例集,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刘海燕老师认为板书是英语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板书,恰当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板书设计,学生能够养成积极主动和高效率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王蓓蓓老师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能够合理地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直接能表现出教师在课堂中的创造性。课堂提问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后,王静昕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学校校本主题研修方向可以结合课题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课堂提问、小组活动设计、主题语境创设、板书设计以及课外文本续写(绘本补充),为我们今后的校本研修以及案例和论文的撰写指明了方向。
审核:闫静